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解釋名詞考古題

  考試實在是很無聊的事情,我也很想寫點自己看了都開心的東西,但是我的腦細胞被殺死了。而且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就是每天都在寫這麼無聊的東西。

assimilation同化
同化為一文化傳遞的概念,指涉在相異的文化接觸時,強勢文化迫使弱勢文化改變並接受其文化元素。同化的概念帶有優越性,將弱勢文化視為需要被改造的文化,於是排斥、貶低弱勢文化,並保留強勢文化,然而同化只是文化傳遞時的一種可能的終極結果。即便強勢文化可能具有經濟力的優勢地位,但文化傳遞時弱勢文化仍然保有其自主權,對優勢文化的元素做主觀的詮釋並選擇接受或拒斥,甚至與優勢文化交互改變,也就是涵化(acculturation)。例如美洲部落的「商船信仰」,在面對科技進步的外來商船時,部落利用原生的信仰將其解釋為祖先賜予的福份和資源。在「商船信仰」中,我們可以看見具有優勢的現代商船,反而成為「被」接收的資源而成為客體,不如同化概念中的優勢文化成為改變弱勢文化的主體,同時弱勢文化仍保有其文化主體性。

Caste喀斯特系統
喀斯特系統為一種封閉的社會階層化系統。在喀斯特系統中,個人的地位是與生俱來而被先賦(ascribed)的。後代繼承了父母的社會地位,並且只能與其同階層的人通婚。在喀斯特系統中,階層難以流動,繼而鞏固了階層的穩定性,保護了上層階級的利益以及增強的下層階級的被剝削。喀斯特系統屬於較古老的社群,例如印度的種姓制度,然而到了今天只剩下少數社會仍有如此的制度,或者是存在但已經有了許多改變。近代社會中類似喀斯特系統的制度之一是種族隔離(racial segregation),像是早期美國的黑白種族隔離,或者南非曾經法律明文規定黑白人禁止通婚,都是一種喀斯特系統的表現。

collective memory集體記憶
集體記意識是一個團體、組織所共同擁有的獨特記憶。集體記憶可以將團體內的成員牽引至一份集體意識(conscience collective)中,並切割出相對於外群體的內群體確立感,最後增強成員的社會與政治認同,建構出一種生命共同體的感受。然而集體記憶建構的過程其實牽涉了一連串的記憶以及失憶。一方面集體記憶所增強的團體認同可能鞏固團體中利益階層的地位,另一方面,集體記憶的形成勢必牽涉到對於某些事件的認知,然而理認知的過程可能因著團體成員的價值認同而有先決的放大或者忽略。例如台灣早年的二二八事件,可能就為某些本省人建構了一種受難的圖像,繼而產生本省人的內裡團結或者對外省人的外部排斥。但是當初參與事件發生的外省人可能確有全然不同於本省人的感受。或者時至今日,某些政治人物為了獲取地位而利用、召喚、扭曲曾有的事件,也是為了得到擁有這份集體記憶的群體的共鳴和認同。

deskilling去技術化
資本主義中的工廠模式或者官僚體制中,為了節省工作流程的成本以及增加效率,於是將工作切割為細部的操作並發派給工作人員。例如福特主義的生產模式中,生產線(the assembling line)將一個產品的完成分割成許多零件的分工裝配,生產線上的一個位置可能只需要把兩個零件拼裝在一起就交給下個人員。工作變得瑣碎、單調、標準,對於工作人員的要求不再是完整能力的評估,反而是越低廉簡單的人力越好。於是原本複雜的工作在細密分工中只需要單調操作而不需要技術。去技術化的好處在於因為簡單操作不需要長久的訓練只需要簡單的人力,所以降低了整體的成本,並且人力容易替換、效率高、減少出錯的機率。然而工人在去技術化的勞動中成為了簡單運作的零件,純粹的勞力而不用勞心,可能讓工人在工作中無法感受到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everyday life日常生活
社會學的各個理論學派都會探討日常生活,只是其探討的面向各有不同。但無論是哪一個理論的角度,關於日常生活,社會學的觀點都有一個共通的眼光,也就是如同Allen G. Johnson說的:「我們永遠要記得,我們隨時隨地都處在一個更大的體系中。」所謂更大的體系,可能指涉著一個我們間接參與的制度運作,或者是一套隱而不顯的規範。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將人群的日常生活互動視為一種舞台表演。個人的內心世界分為舞台的前臺、後臺,兩者之間如同被舞台上的布縵分割開來,後臺的思想、舉止在前臺中都不能顯現。不能顯現的原因在於,前臺上的表演者與台下的觀眾間彼此存在一種類似默契的規範,而這個規範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準則。馬克思或者衝突論者的眼中,日常生活可能是一場無止盡的階級鬥爭,彼此間為了獲取資源而相互制約與反抗。功能論者眼中的日常生活,可能是如同涂爾幹的有機聯帶一般,每個人如同生物器官般各安其職,好讓社會整體正常運作。無論是哪一個論調,總牽涉到了人類個體與整體間的交互作用。「林並非只是樹的總和。」個體集合創造整體,整體又制約個體,若我們無法理解那一個超出我們個人的更大的體系,我們就無法理解日常生活的運作。

hidden curriculum隱藏課程
隱藏課程指涉在各種學校或非學校中,那些隱而不見的規範傳輸。例如在學校中,除了教導各種課本上的知識外,課桌椅的擺設、師生的互動、同儕相處的規則,都是一種隱藏課程。社會學家使用隱藏課程的概念,指出學校並不全然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機制,反而可能是穩固階級的控制機制。Bourdieu就認為,學校體制教導的價值都屬於上層階級的價值與慣習。例如講話要溫文儒雅、舉手發言、坐姿端正,這些都是上層階級認可的儀態(hexis)與內在價值(ethos)。在這些隱藏課程的傳授以及評等中,就複製了宰制階級對被宰制階級的控制,因為評定的標準在於宰制階級的慣習(habitus),然而評定的結果決定了文憑以及往後的出路。

labeling theory標籤理論
H. Becker提出的理論,用以解釋偏差行為的產生。標籤理論指出,某個人第一次違反社會規範時,其內心未必理解或察覺自己的偏差行為,也就是初級偏差(primary deviation)。然而當偏差行為引起社會反應,並將其認定為偏差者或犯罪者,此後偏差者順應社會觀感而改變對自我的印象,也認定自己是偏差者,於是開始從事偏差行為,就是次級偏差(secondary deviation)。標籤理論指出偏差的認定是一種社會關係,也就是標籤者(輿論、法律)與被標籤者(犯罪者)之間的關係。若是某種行為沒有被社會建構為偏差行為的話,則從事該行為的人也不會被貼上偏差的標籤。然而在被貼標籤的過程中,被標籤者會順應標籤所預示的意義,然後自我認定至終成為標籤所預言的人,也就是預言的自我實現。例如一個偷竊的年幼孩童,他並未認知到自己的行為已經違反了社會規範。然而在他被發現之後,可能就被視為說謊、偷竊、不誠實的孩子,而這些判斷成為了他在別人中的形象甚至他自我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面他可能在這個標籤之下為了尋求認同感而認識更多被視為偏差的孩子,並在群體中習得更多的偏差行為,最後成為完全的偏差犯罪者。

legal/rational legitimacy法理正當性
為韋伯提出的概念。韋伯定義中的支配(herrschaft)為:一個行動者服從於一項他人所制訂特殊命令的權力行使狀況,而支配奠基於其服從者對其所以服從之正當性的信仰。韋伯區分出三種支配所奠基於的正當性:傳統正當性、卡理斯瑪正當性、法理正當性。法理正當性的基礎在於,握有權力者透過某種眾所認可的制度取得其地位,也就是說在法理正當性中掌控權力者與其服從者都服從於一套法則。所以在法理正當性的支配制度中,不僅只是服從者得服從於其權力,或者更該說服從者服從這整個制度,同樣的,支配者的權力範圍也都受到這個制度的限制,所以當支配者超越了這個制度的標準時,其下的人也不再需要服從於他,因為真正的支配者或者說最高位的支配者是制度。像是美國的水門事件,尼克森當選總統,最後卻因為被發現選舉過程中他的團隊竊聽對方團隊的計畫,最後下台。尼克森雖然取得了總統地位的支配權力,但是因為他處犯了法律制度而下台,因為這個支配地位奠基於法理正當性,所有的人都得服從其制度之下。

medicalization醫療化
醫療化的概念,一方面以健康與疾病的角度,界定人類的身心行為與狀態,另一方面為了達到社會規範的目的,對人的行為與狀態用醫療的角度加以控制,企圖減低違反社會規範者與他人的困擾。醫療以理性的世界觀為基礎,試圖以科學的角度判定何為健康與疾病、正常與反常。然而理性與非理性之間並非永恆的分裂,如同傅柯所認為的,在瘋癲與文明間充斥著哲學的、歷史的、社會的交互作用。現代科學的確可以相當程度地驗證某些病症,像是細菌感染、器官病變、身體機能,然而在此之外,卻也充滿社會建構的價值判準。例如吸菸、嗑藥者被視為破壞社會運作的負面人物,或者精神狀態也被化約至某種健康與疾病的判斷標準,像是如今的精神異常者被視為無法適應生活的邊緣人,但在以往卻被視為崇高的祭司或靈媒,如此可見醫療雖有其客觀的科學驗證基礎,卻有更多主觀的社會建構。以衝突論的角度而言這無疑是一種未必符合正義的社會控制手段,然而以功能論的角度來說,醫療的確也提供了安撫疾病者、保護健康者的功能。

modernity現代性
我們今天指稱的現代性,可能涉及了諸多專有名詞,例如:理性化、除魅化、官僚制、個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從歷史的角度追溯,粗略來講從歐洲的活版印刷開始,後來陸續發生的地理大發現、工業化、城市化、資本主義興起、民族國家出現、社會主義革命,乃至於今天我們所認識的現代社會。這都是以我們今天的角度而言。然而在理解現代性的時候,我們不得不留意一點,就是今天我們所謂的現代性,在未來的一個世紀後可能只是過往的傳統,同樣的,已過我們理解的傳統社會,在那個當下或者更早一點的時間,也是屬於那個世代的現代性。也就是,現代性是一個流動的社會認知。另外,現代性牽涉的不只是我們所處社會的觀感,更牽涉到一個大體系所預設的價值判斷。在社會學科中,現代性大致上是位於歐美世界的價值判斷之下,若是置於一個全然不同的體系中,現代性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所以,現代性除了是一個流動的社會認知之外,更重要的是,現代性並非一種進化的必然模式,現代性不是一條早被默示的人類進程,而只是某種可能的推演。

nationalism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結果。民族(nation)指涉的是在一個特定的疆域內,一群人因著語言與文化的連帶,形成一個具有認同感的群體。國家機器(the state)指的是在這個特定疆域內,唯一可以執行合法暴利的具統治權威的組織制度。在現代社會中,當這一群被劃分為某個民族的群體,認為該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機器與政治主權時,則形成民族主義。所以民族主義不只涉及了社會建構的認同感,也涉及了一個社會制度的建立。認同感的被建構時常立基於共同的祖先、文化、語言、符號系統,許多時候其間摻雜了無法理性追溯的過去。所以稱為「被建構」,就是因為群體中的成員選擇相信了建構出而不一定可考的相同元素。民族主義的創造,建立了群體成員生死與共的感覺,所以在國家和社會受到外力威脅的時候民族主義的效用可以被增強,使得群體成員能夠一起抵禦外敵。例如戰後遷台的國民黨政府,就極力塑造中國認同,就是一種宣揚民族主義好凝聚內部團結的方式。

professionalization專業化
專業化一面指向組織制度中的工作位置分配,另一面指向這個位置上的人成為一種專業角色(professional role)。如同韋伯的科層制(bureaucracy)理念型指出的,科層制中分工精細且唯才適用。所以專業化的過程中工作崗位對工作能力的要求越趨精密、單一、標準化,而工作者也為了適應而產生改變成為專業角色。在專業化的工作中,為工作人員建立組織行會、證照制度、明確的升等規則、以及自成一個知識體系的訓練機構,以培養勝任該工作的專業角色,例如醫生、律師。

racism種族主義
種族主義是一種不平等的的制度或意識型態,其假定人類因血統、基因有上下階層的劃分,而不同的人種其實在一條同樣的進化路程上,所以因著這樣的差距,上階層(進化較「完全」)的人種有「義務」去改造、管理或者隔離下階層的人種,而下階層的人種所受的待遇也是合理的。種族主義時常成為殖民活動的基礎,種族主義的意識型態為殖民者的統治、侵略行為以及被殖民者所受的剝削,提供了合理化的解釋並維護不平等的階層狀態。例如地理大發現後,歐洲白人對美洲部落的殖民統治,或者至今仍然存在的白人對黑人的歧視,都是種族主義的表現。

reproduction再生產
再生產是一個普遍甚至泛用的字眼。在馬克思的概念中,再生產指的是工廠中產品的製造需要勞動力的消耗,而消耗的勞動力需要透過工人的休息來補回,也就是工人利用賺取的錢在市場中消費,購買了可以在家庭中補回勞動力的資源,例如家具、食物、生活用品,這就是家庭之為勞動力再生產的單位。然而這些使勞動力得以再生產的家務勞動多半屬於女性,所以馬克思的觀點受到女性主義的批判,因為女性的工作被馬克思視為一種服從於男性勞動的再生產,而非一種自主的生產。在Bourdieu的概念中,學校被視為一種社會再生產的體制。學校非但沒有成為階級流動的助因,反而透過教導傳輸宰制階級的慣習,而否定了下層階級晉升上層階級的可能。於是階級慣習在學校體制中被再生產、複製,最後穩固了階級的分化。或者媒體傳輸的意識型態與價值判斷,透過一再地傳導與被接收,最後成為一種社會價值、文化的再生產機制。

resocialization再社會化
社會化指的是人習得社會規範與內化社會價值的過程,而再社會化就是已經社會化的人,因為要融入新的團體,或者脫離了原有的社會規範而受到矯正,於是進行再一次的社會化。再社會化也許透過日常生活,或者透過某些機制。例如移民者為了融入新社會,也許只透過多與他人交流,但也可能進入專為移民者設立的組織團體。或者是吸毒者被送進毒品管制所,接受管制所的生活作息,一面重新習得社會所接受的規範(不吸毒、努力工作)進行再社會化,另一面在管制所中生活所需要的常規(違禁品管理、作息時間安排)也是一種再社會化。

sexual harassment性騷擾
性騷擾指的是與性(sexuality)有關,令人不舒服或感覺受到侵犯的言語或行為。性騷擾牽涉到了社會中的男女不平等,因為同樣帶有性騷擾意味的舉動,對象是女性的時候可能構成騷擾,但對象為男性的時候卻很可能不是。男性面對性騷擾意味的舉動可能視之為一種挑逗而令人愉悅的感覺,甚至同時認為做出這種舉動的女性輕率不檢點、「出賣」身體好換取利益。所以對於性騷擾認知的心理活動,牽涉了這個社會對男女性別的差異認知,也就是女性被視為柔弱而被侵犯的一方,而男性就是充滿攻擊性的掠奪者。同樣透露性意味的舉止時,好像男性為買方、女性為賣方;男性企圖佔有、女性出賣肉體。即便男女雙方都可能覺得被侵犯,但感受到被侵犯之後對對方的理解可能完全相反。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現實的社會建構
任何的經驗現象我們都不能不從兩個角度理解,一個即為現象本身的客觀呈現,另一個角度就是現象之所以如此呈現的主觀源由。準此,我們就可以理解一個經驗現象的發生,許多時候未必是科學理性驗證的必然結果。如果以這兩個向度劃分的話,也許可以在實驗室中控制其變因的物理、化學現象才屬於必然的真實。至於各種社會制度的產生、價值觀的確立,其建立無疑地充滿許多社會建構的主觀因素。然而即便是最純粹的科學驗證,或者所有眾所認可的常理,若不透過社會互動都無法存在與維持,也就是一切的知識以及現象,其背後都有一套社會建構的價值體系的預設。例如地圓說曾經被拒斥為一種荒謬的思想,而那時候人類關於世界的真實想像,在今日看來也是一種可笑的誤解。只是若非透過社會互動的訊息傳達,我們仍然無法得知地球是圓或方,然而「一個訊息的傳達」就已經表示了這也是一種社會性的互動,其間牽涉了訊息流動以及人群的交互辯證最後達成共識。所以世界與真實的面貌屬於人類整體與個體間的交互創造,也就是各種經驗現象的理解,都屬於一個我們腦中社會建構的想像圖像所先決預示的,否則我們能理解的現象只限於我們的感官能實際接觸的而已。

social stratification社會階層化
社會階層化是指社會中存在著的穩定結構,不同的階層分享著不同的社會資源,也就是社會階層是一個不平等的結構,因為資源分配的不均等。社會學家試圖理解並劃分資本以區別出階層的差異。韋伯將資源分成財富、聲望、權力;馬克思視經濟資源為唯一的驅力,馬克思稱為階級(class)的分化,而同一個階級就是共享一種生產關係的一群人,所以掌握生產工具的為資本階級,為其工作的為勞動階級;Bourdieu將馬克思的資本作更細緻的劃分,分為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象徵性資本,認為階級的劃分不全然決定於生產關係,而是一種以資本總量與資本分類兩個向度架構出的平面圖形。無論是哪一種劃分,都展示了社會階層差異的存在以及不平等。衝突論者將社會階層的差異視為需要被改變的制度,因為不平等的資源分配限制了人可能的自我發展,不只影響了不同階層的人享有不同的物質生活水準,更可能剝削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抽象價值,而整個階層化的制度就是在為宰制階級服務,穩固其宰制地位。功能論者將社會階層視為一種穩固社會的力量,而且這樣的劃分是有其合理性的,例如專業人士的工作因為有其獨特性、難以取代性,所以理所當然得到較高的報酬。但是在衝突論者的觀感中,這同樣是某些群體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所建構的制度。社會階層一直是社會學中不斷被關注、探討的議題,因為各個領域中都有其階層分化。性別中也存在著階層差異,在職場或家庭中,女性時常屬於較低的階層而受到男性的剝削。或者族群間也有階層差異,例如白人對黑人的剝削。在全球化的經濟、文化連結下,國家與國家間也被納入了階層體系中,像是核心國家對邊陲國家的剝削。

welfare state福利國家
福利國家是指國家機器透過制度的建立,保障個人的最低所得、住宅、健康、教育。福利國家的運作涉及了兩個部分,一方面福利國家提供服務給人民,另一方面藉著對私人以及團體的干涉,進行社會重分配,進而改變人的生活條件。福利國家基本上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的生活水平,其運作勢必使得國家機器進入干預自由市場,最後可能導致增加國家機器的負擔。例如保障工作的最低收入使得工資平均升高,於是產業為了尋找低工資而外移,最後經濟低度成長、通貨膨脹、失業率升高,惡性循環地增加了國家機器的負擔,最後國家機器效率低落,政府財政赤字,經濟更為蕭條。然而若是國家機器退出市場,好讓市場自由運作取得最高效率,又可能使得貧富差距加大,許多人的生活水準低於基礎的生活必須。所以福利國家的制度設定以及運作處於一種兩相困難的狀態。

1 則留言:

  1. David,你是有非常才幹的人.要如何成長,或者如何成長最

    好,我想,我們能做的,該做的,就是為你禱告.昨天的事,我

    總會理出頭緒-正面的.不用掛在心上. Da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