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8日 星期五

淡江

  最近我越來越喜歡在陽光的自然亮度底下看書。

  今天早上我起來,已經好久沒有這樣一個人獨自在淡水的家中睜開眼睛。洗把臉,今天的身體狀況好得讓我嘴角上揚。照常聽點起床樂抽兩根煙之後就出門了。

  淡水的天氣是一種鍋爐式的悶熱。走進校園發現往大學城的坡給封住了得繞道,坡道中間停了一輛吊車,他們把鋼筋水泥透過吊車放在文館頂樓。往新蓋好的體育館方向走,走上階梯是一個五虎崗的紀念碑,遠看還以為是所謂淡江大學吉祥物的海豚像。

  我穿過小麥,左手邊是文館,右手邊是化館,然後網球場,行政大樓。走進去跟小姐要了張申請書,再往工館、商館的各處辦公室簽名。離開商館之前小姐跟我說午休時間快到了,建議我吃頓飯再去辦理剩下的步驟,我問他可不可以下禮拜再來完成所有的手續,她說可以。

  今天我算是巡禮了淡江的一半,回顧了許多這三年我走過的地方,剩下的一半我想留在下禮拜。

  坐在bonbon吃飯,我想到半年前這邊還有吸菸區,當時我在準備即將被當掉讓我二一的組合語言。那是淡水霧氣瀰漫下著細雨的上午。

  現在我手邊在看的是龍應台寫的關於白色恐怖所留下的歷史痕跡,當時我看的是人類科技結晶的大里程碑,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飄邈不可及的幻影,從歷史走向電腦發展的現代,人從過往的虛幻走向一個更虛無的時代。

  bonbon的樓上是曾經的那海,過完這個暑假我就認識那海一年了。我老想著總有一天要把那塊地買下來,為的是曾經我在這得到的許多滋養,以及永遠都會需要這些滋養的年輕人。

  我記得宜君姐講到政大台大,她用了地理環境這樣一個先天而且外在的條件,去區分這兩所學校的氣氛,那是一種很強勢的說法,當然,對我來說很受用。我想到淡江,淡水這個環境理當是個富於人情充滿養分的地方,可是那海在這裡關門了。那海的結束營業,對我來說還不是少了一個舒適的處所,而是那帶起我對淡江人生活文化的強烈質疑。

  記得爸媽在那海關了之後才第一次來到這塊地,媽只是感嘆地說﹔「這麼大一所學校養不起這樣一間店。」吃完bonbon我跑到樓上曾經是那海的閣樓看書,記得某次中午,院子的門是開的,可是小葉出去買東西所以店門沒開,我在陽台翻開書,沒太久小葉來了,我們一起開了店門走進去。今天我看了兩頁就慌張地逃了。

  那海一杯拿鐵八十元,續杯六十元;現在這裡玩一次投籃機十元,一碗滷肉飯二十元。那海的陽台總是敞開的,現在這圍起好大一塊透明塑膠布。那海的花草雜亂,現在這都用人工的假花,不管天氣如何都鮮嫩艷麗。

  這些畫面我都記得一清二楚。

  我們的記憶時常由一些細小而不自覺的畫面拼貼而成,曾經我覺得對於淡江的記憶可能都留在那海的光線,但是今天我覺得以後我想起淡江,我能記得的可能只是"他們把鋼筋水泥放在文館頂樓",其他那些太美或者太醜的畫面,我想我不忍心看。

徐幼庭

  第一次看到這個女生是在淡水的某家咖啡廳,那家咖啡廳像是剛要起步的「海邊的卡夫卡」,挺寬敞的樓面,進門的右手邊是個吧台,店的底端設了兩個大音箱和一台鋼琴準備供人表演。

  那天晚上店裡只有我一個客人和老闆,其他都是老闆的朋友。台上的女生邊彈邊唱,老闆直問我:「怎樣!不錯吧!」

  那應該是去年年底,淡水正開始越來越冷。那女生穿了一件毛質的白色外套,軟綿綿的像是綿羊毛,感覺好像可以包裹她的全身成為一個同樣柔軟似綿羊的女孩。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女孩的眼睛,好媚的一雙鳳眼,媚得既嬌又傲。

  她開始唱了,除了兩個她的朋友之外沒有任何陣仗。吉他一刷,跟著流出來的是童稚般純淨甜嫩的嗓音。緊接著老闆就繼續問我:「怎樣!不錯吧不錯吧!」

  那天她唱了一兩首自己的歌,其他曲子都是陳綺貞或者黃小楨的。過完一個寒假之後咖啡廳關門大吉,我也再沒看過那個女生。

  後來因緣巧合這女生和我同班的朋友交往了,就這樣我也又見了一兩次女生的面。

  幾次的見面女生都帶把吉他,一夥人到了定點之後她就拿出吉他,隨性地彈唱。多數時候她都問我們要唱什麼她彈,似乎挺羞於開口唱自己寫的歌。最多的時候她還是唱陳綺貞,不然就是大夥哼一段流行歌之後她抓了和絃伴奏,有時候也彈一些演奏旋律,彈到一半大概會停下來懊惱說自己跟指板好不熟。

  近年來台灣出了個陳綺貞,出了個相較名氣稍小的黃小楨,然後今年我們又有了張懸。兩年前在某本音樂雜誌上看到一段話,上頭說台灣音樂圈正邁入樂團時代,當時我心想:「是啊,連元衛覺醒都儼然是個搖滾樂團,台灣的樂團時代豐富的勒。」

  然而,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這幾年台灣的女性音樂人,她們用的是遠比檯面上許多"樂團"更細膩而且更堅固的聲音在為台灣音樂做一番改造。

  陳綺貞絮叨、黃小楨慵懶、張懸吟唱,儘管我並非特別愛這樣的音樂類型,但是看見她們我都很高興,高興台灣能有這些乾淨純粹的聲音,那是從鎂光燈和化妝師和各樣包裝中跳出來的反璞歸真,那是回歸音樂核心價值的反動,只需要一把吉他一張口,多出來的不只是餘甚至是損。

  同樣的這些價值我可以在這個女生身上看到,她叫做徐幼庭,今天她發了她的第一張demo。

  如果你想在生活的穿流奔騰中找回一些小碎步,想要在五光十色中看見一點不經渲染的色彩,想要讓嘴角不自覺地輕微上揚,那你可以聽聽看徐幼庭,這裡你可以找到一份真誠的情感,細膩而堅固的。

2006年7月26日 星期三

「請用文明說服我」,真實與盼望

  下午想找個地方看書,覺得挪威太遠所以選了山下的公園。

  四點半左右的時間,一天的風雨洗刷讓氣溫變得涼爽,我在公園涼亭裡面看宜君姐給我的「請用文明說服我」,龍應台寫的。

  停頓之間,隔壁大概十公尺遠的涼亭裡面坐了兩位老人家,聽他們講著毛澤東和蔣介石,那時候我正翻到龍應台寫六四天安門。

  這一兩年來我逐漸以文藝青年或者知識份子的方向自許(這樣的自許有點噁心,但是原諒我找不到其他形容詞),同時給自身加上了一些警惕。我是從來不關心政治的人,然而這幾年來台灣社會動盪,連我十六歲的表弟都會在茶餘飯後說些像是"陳水扁王八蛋"、"李登輝好不乖"之類的評斷。

  即將二十二歲的我,在知識上面沒有什麼紮實的根基,看過的書聽過的音樂就那麼一點,能侃侃而談的東西大概都是一些人的本質、人的善、人的價值,諸如此類深奧但其實我言之粗淺的東西。

  小時後我心中對於環境變遷最大的恐懼有三個:不可預知的天災、不可預知的台灣統獨、不可預知的基督再來,而其中要以統獨最為實際,基督再來最為巨大。

  所有我的價值觀以至於對人的眼光都來自於聖經,一段時間以來對此我相當矛盾,因為我這樣一個不用功但是又強烈的基督徒,最真實親身的接觸都在人身上而未必在聖經上,教會裡面的人的論調時常給我很多掙扎和矛盾。

  今天我看龍應台,這是個對於社會有相當熱忱和努力的人,她的奮鬥全都在人類社會上,那跟這幾年來我所接觸的教會空氣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時候我都是這樣,對這種人的價值十分欣賞,但是拿到教會去比較的話,好聽點他們叫那做揮拳打空氣,壞點叫做屬世的褻瀆和冒犯。

  但是今天我想我多少清楚了一些。

  神的國終究是要臨到地上的,如果我們撇去人類的社會、政治、文學、藝術,取而代之的是高峰的真理、被解開的異象、李常受的口號標語,那是否我們撇去的是神在地上的永遠計畫,是否我們正說服自己於一個烏托邦的空中幻象?

  這讓我想到平克在這牆的最後-人群高喊著:「Break down the wall!Break downthe wall!...。」

  我們需要推倒任何形式的高牆以看見真實,而不是在灰泥後方幻想一個崇高的彼岸。如果我們喊著:「這是個末後的世代。」所以不顧牆這邊的疲弱,卻只寄望牆那頭的偉大,那我們真有力量去推倒象徵善惡美醜、現實與盼望之界線的高牆嗎?

  那樣我們永遠也看不見真實。

  因為我們在"末後的世代"這片巨大陰暗的烏雲下先否定了自己應有的力量和應盡的努力。否定己到一種極端軟弱的擺爛程度。

  龍應台是不是信神的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在她身上看得到真實的努力和溫暖的關懷。

  基督徒啊,請帶著你的信仰站起來,睜眼伸手觸碰這個世界,見證真實並且在其中奮鬥好迎接基督再來。



--

最後一段話僅對於我和部分的人,我知道神給每個人的道路都不相同。

張懸

  一段時間以來,我對於將事物拆解分析變的相當戒慎恐懼(儘管自己的切割論調也實在沒什麼),所以看完這樣一場表演,我實在不想對表演的結果做任何評斷,那不是我有資格做的。

  看完這場表演,我實實在在的被兩個小時的演唱滿足,當然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她唱的wish you were here,但也是因為她自己在演唱時所表達的情感與關懷,那不是單單一首好歌的本身就足夠的,一切都仍然屬於她自我的表達,也因此我才了解多少人能在她身上找到一些勇氣與力量。

  漂亮的人、漂亮的嗓子、漂亮的表演、漂亮的夜晚。


--

Live Forever是我的狂傲輕盈

Little Wing是我的美麗與哀愁

Wish You Were Here是我的絕望和溫暖

2006年7月22日 星期六

矯情與媚俗

媚俗是型而下的欺瞞,矯情是型而上的誠實。

2006年7月21日 星期五

有多久

  有多久了?有多久沒踏上水源街的喧鬧,把機車擠進窄小的空隙,顧盼車流人潮之後趕進藍石頭。

  我會走到角落窗邊然後點一杯哥倫比亞,只為了Liam在Columbia中唱得空幻。窗外透進的光度總因為花玻璃而恰如其分,把青藍瓷磚照得翠綠。

  藍石頭是個喧鬧的小閣樓,那裡永遠都有你不認識的人,卻也都可以在那看見你熟識的臉。昏暗的光線和略嫌濕悶的空氣把人包圍一團,你在這裡可以看到帶點默契的寂寞,隨著咖啡香和吵鬧聲散佈在每個角落。在這裡人們都是獨立又彼此依賴的。

  又有多久了?多久沒有迎著細雨穿過老街,野狼隨手一丟之後就慌忙闖進天使。

  戴哥的親切總讓外頭的臭水也親切了些。上了二樓我會找個靠外頭的位子,點一杯咖啡歐蕾然後翻開本子寫點話,多數時候外頭是海潮的暗湧,那從來都讓我有點不自在。

  天使是開放的,海風和蟲子會任性地向你襲來,你只能接受,因為在這裡你比他們還渺小。時間一晚你就能見到人群從散落逐漸集中到這,天使的開放並沒有放走這些人,他們因為自由而更珍惜彼此,他們在苦香的咖啡味和海風的濕黏中尋見彼此。

  在藍石頭或在天使我總習慣一個人。咖啡廳如果少了寂寞,也許就不是咖啡廳了。

2006年7月19日 星期三

矯情

  不用太久,大概兩年前我還是個對於"矯情"二字唯恐避之不及的階段,儘管那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或許我可以用現在的眼光去解釋當時的自己。如果說世界是個不同層面的瘋狂的聚合體,那在眾多的瘋狂中尋找一個自己認同的瘋狂,然後將其裝扮成所謂的自我的話,那必定是一件瘋狂到不行的神經病作為,所以當時我選擇讓自己好像成為好像圓融的不矯情樣貌,但實則是種低調的驕傲。

  要知道,從瘋狂中去否定瘋狂,那勢必是比起選擇瘋狂還沒理性的事情,而且那絕對是一種矯情。我實實在在的是個矯情的人,總比讓驕傲如穢水般在我底下流動奔竄好些。

2006年7月15日 星期六

給妳

  不能外出的日子我總會跑去三樓窗邊,剛也是。

  好幾天來我都沒這樣子,靜默地處在一個角落,也許運轉大腦,也許只是呆處。

  前些天去三總,我待在樓下沒能上去,那是只有二等親能探視的精神病房。我在樓下的小陽台,陽傘破小地不能遮風閉雨,外頭正是風雨將至的颱風前夕,我自個兒在這濕冷迎風的處所,想到你們家人在樓上一定更不好受。

  人是怎麼走到這樣一個田地的。

  我視妳唯一的兄長如親兄弟,和我表弟同年的妳我視如妹妹。在等妳的時候看了妳手機裡面的簡訊,知道妳一定為自己感到不平和痛苦。才十六歲的妳,定如同所有少女一般望著一段璀璨美麗的年輕歲月,不願意扛負重擔與責任,只希望能為自己的青春留下點什麼,可是妳知道那只是奢望,妳注定得為家庭與自己痛苦,然後再無力。多少年來我也對自己不平,我們是信神的人,也許因著這樣才更無奈為什麼神給我們如此的環境。

  回程在妳爸的車上,我又想:人是怎麼走到這樣一個田地的。

  每個父母都有他們的故事和背景,如同現在正剛開始累積人生的我們。妳一定會為他們痛苦煎熬,但我還是得跟妳說,天下真的無不是的父母,就像是我仍然相信神的公義而且不虧待愛慕祂的人。多少的故事與背景從他們堆疊到我們身上,為的只是要我們成為一個見證,好叫我們來完整他們殘缺的生命。

  人生最能揮霍瀟灑的幾年我已經用盡了,今天我走到這回顧自己,還是堅信怎樣的路都有引領,希望妳的心中也能有如此的平安與喜樂,然後帶著穩妥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耶和華作我們的雲柱火柱,日夜照亮,凡事引領,儘管有烈火如荊棘焚燒,卻也不至傾圮毀壞,只是燒得更透亮光熱。

2006年7月10日 星期一

「所以在講愛情嗎?」



「不,在講人。」



「人什麼?」



「講人就是這樣,堅強又頹敗;美麗又醜陋,不斷掙扎地尋見彼此。人就是這樣。」





2006年7月4日 星期二

烏雲蓋雪

  外祖母說這種貓叫「烏雲蓋雪」,從眉間穿過上頸沿著脊背烏黑到尾巴,然後從人中往下雪白整片肚腹和四肢,最是聰明。

  這是個依著山坡向上而起的公園,晚上只有幾個老人家,偶爾出現點情侶。

  牠和所有的流浪貓一樣身子細瘦而且眼神滿是機警,可是聰明如牠,總能在幾秒鐘內分辨出人群的善惡,接著討喜的在人旁翻滾磨蹭,最後再無可掌握的離開。整個公園我只認得牠,果然沒多久牠也認出我來,儘管我們並非熟稔。牠如同對待所有抱持善意的人一般與我親暱,然後再一溜煙地走遠。

  你可以看見牠在各個人群中賣弄,你也知道他們並不熟識,而且彼此之間沒有感情,如果有,那也只是單方面的,牠不會付出也不會割捨,你和所有人一樣都知道這點可是你仍然會被牠吸引。

  其實你不認得牠,如同見過牠的我們。我猜,牠只是覬覦我的冬瓜茶,儘管真要給,牠也不喝。

中午熱

  剛在三樓窗邊,外面熱的人心惶惶。

  夏天總在這種天亮的全開的時候最氣悶,記得國三的時候每天期盼的就是一場午後大雨,陰暗又雷震的,好像可以藉此把自己鎖在屋子裡頭架構成一個世界。我看Amy慵懶地靠著鐵門,像是我那本筆記本封面一樣,旁邊拉拉小媳婦一般整理自家的小閣樓。他們都各自找到一個安歇的角落,那個小處所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我靠著窗,看外面的光亮帶點抑鬱,鋪張在面前一望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