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體育課不可能不無聊啊

  我不過遲到了一個小時而已。桌球室的左右是整面牆的大鏡子,同學們就對著鏡子揮拍,球在鏡子與球拍間,還有木質地板上,不間斷地撞擊出清脆的聲音。

  體育課不可能是不無聊的。我回想著自己上一回的體育課是什麼時候,應該是去年的四月。那個學期跟阿猛選了同一堂籃球,然而真的開學時分到來他給二一了,於是那堂體育課上我成為了唯一落單的一位。

  人群永遠是那樣,靠著自身的定位去為自己找出一條阻力最小的路。例如一堂體育課來說,首先,學生得先取得「選上這門課的學生」這樣的身分,他才有資格進入課堂。接著,他也許跟幾個好友一起選課(就像我跟阿猛那樣),那在分隊的時候,他擁有「另一個人的好友」的身分,於是乎他可以跟熟悉的人一起自在地打球。然後,在幾堂課的彼此認識之後,大家開始發現誰打得比較好,於是關於技術的比較就出現了,而隨之產生的,是在這樣一堂課中被同儕們重視的程度,產生出「最強的中鋒」、「最強的控衛」之類的,在意自己球場表現的學生開始爭奪這些位置,為的是讓自己在比賽的時候得到更多的目光,而得到更多的目光能滿足他們在這樣情境中的需要。這些,都是對某些人來說阻力最小的路。

  關於阻力最小的路,「選上這門課的學生」是必然的,然而「另一個人的好友」,或者「最強的中鋒」、「最強的控衛」卻不是必然的,因為同樣的情境中每個人卻可以有不一樣的需要與想像。就像有人隻身前來為了認識更多的朋友,那可能會讓自己選擇成為「最幽默的球場夥伴」或者「最體貼的同學」。

  所以說在今天我遲到一個小時的桌球課中,我可以看見某個男同學極其認真地和一個男同學對打,同時周圍圍了一群女生尖叫笑鬧,這兩個男同學,也許他們正掉入了一種在課堂上吸引異性目光的情境,而大環境的桌球課裡,他們選擇了「成為桌球之神」的這條阻力最小的路。

  不過我還跟去年四月的籃球課一樣,獨自一個人拿著球拍,面對牆壁發呆,想著什麼時候可以溜出去抽菸吃早餐。對我而言的阻力最小的路,絕對絕對是「不用上課卻又六十分及格」,然而那必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在一堂體育課中,我找不到自身的位置,只能面對牆壁發呆。

  於是在不可能不無聊的體育課裡,我與環境失去了聯結,感覺自身逐漸消失殆盡灰飛煙滅,這是誰害的,這是不讓我成為「不用上課卻又六十分及格」這樣身分的老師害的,那害我成為一堂課的空氣,使我感到空虛,使我覺得逐漸邊緣化。總之,體育課是不可能不無聊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