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大廈

  他推開房門走進去,眼前的大玻璃窗外一片開闊。這裡是市中心某棟大廈的十五樓,最頂層。

  房間在大廈的角落,於是視角也顯得廣些。左前方不遠處是總統府,府前廣場順著凱達格蘭延伸到景福門一段從十五樓高的角度看下去成為一個圖騰,他常常就這樣看一下午,視線依在圖騰的邊緣反覆游走。

  另一邊看出去是新光三越,在他年紀還小一點的時候那兒仍是全台北最高的建築物。他在十八歲的時候看過一齣戲-男女主角相約在新光三越的頂樓見面,可是最後男的沒到,只留女的一個人在那個大樓的塔尖,底下是繁華一片。從此之後新光三越對他而言就成為了一種寂寞的表徵,他知道在那個塔尖永遠都有等待而落空的一個人。

  在大廈的六樓有個空中花園,並不如何地漂亮,但是大家都喜歡在那偷點新鮮空氣。去年他來這的時候,從空中花園往旁邊望可以看到隔壁另一棟大樓正在搭起,到了今年它已經蓋好了。前天他走出大廈穿過一堵小牆繞進隔壁大廈的庭院,那裡挺漂亮,蓋了一個水池裡面有抽象的大理石雕刻,不過他沒什麼好興致,他寧願這棟大廈在過去一年因著什麼緣故倒塌,也許是那個寒冬過後的第一道暖陽讓它瞬間崩解之類的。

  他還是會搭電梯到一樓的星巴克點杯飲料和一份焦糖布丁麵包,對於星巴克他一向較推崇那裡的甜點。他坐在星巴克的椅子上往外看,這個時節的台北街頭多半是陰暗濕冷的,不管哪裡都一樣,就藉著這點相似,他開始想盡辦法讓自己從位子上抽離開來,離開這棟大廈,也許飄到哪個一樣窗外陰雨的咖啡廳,但絕對不是這個大廈一樓的星巴克。

  其實在這裡他已經要變成常客了,在這棟大廈生活的細節他比許多鎮日活在大廈裡的人還熟悉,雖然他只一年來一次。

  他想著也許明年他還要進來,他開始說服自己其實這沒什麼,不過跟某種思緒情感的一再反覆差不了太多,就像是他活在這個地球上二十多年來建立的許多規則習慣一樣,一年一次,也許還嫌少了。

  十五樓,頂層,窗子一開跳下去他就抽離於任何規則了。他笑了一下,因為他知道他不可能那樣做,連那樣的念頭對他這種人來說都嫌矯作。何況,窗子密封地死死的,這棟大廈早就料到了。

2 則留言:

  1. 加油 很多人等著繼續閱讀你的 blog

    回覆刪除
  2. 我喜歡

    最後一段 這種寫法

    你真的寫的很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