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盧廣仲《淵明》

  一張單曲兩首歌,加起來是六分鐘左右的時間,從火車站到淡水四十多分鐘我大概聽了七八次,第一個想法是:盧廣仲希望自己是用怎樣的姿態進入台灣音樂圈?

  盧廣仲的歌不多,或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我聽過的不多,至於單曲開頭的《淵明》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太精緻了,一種唱腔、編曲、歌詞上的精緻。編曲說實在我不是專業,不過還是能感受到廣仲在音樂情緒的表達上從來就讓我驚豔的能力,我想那是一個熱情洋溢的樂手必備的。唱腔的部分我覺得就真的太精緻了,有點刻意的精緻反而突顯了他在操縱唱腔上的生疏,純粹以享受音樂為出發點的話我寧願聽相較不精緻卻更有力度而顯得漂亮的嗓音。

  至於歌詞,那也許是我聽華語音樂的時候最在意的部分,至於《淵明》的歌詞,我還是得說:太精緻了。這首歌詞的有相當明確適切的情緒表達,也相當符合這樣年紀身分的感情,不過仍然因為精緻所以我覺得不夠漂亮。我一直認為學生樂手最漂亮的歌詞表達,就在於他們渴望被了解的同時又有一種不屑被了解的青莽味,這樣矛盾模糊的拉扯中總能讓聽者各取其意然後得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感動,表達與領受的不同步使得歌詞富生命力所以漂亮,如此看來《淵明》的歌詞對我來說的確是太精緻明確了,於是講慵懶執著不如《阿大岩壁》,囂張熱情不及《妹妹背著洋娃娃》,這讓初聽《淵明》的我有點失望。

  第二首的《It's Like..》多多少少承繼了《歡迎光臨晨之美》的味道,編曲富趣味,和人音聲線配合成相當讓人欣賞的演奏,而且聽到這首人聲的混音(混音嗎?我對錄製技術一翹不通)馬上讓我覺得這傢伙太奸詐,因為我已經開始期待他在現場的時候用正常的嗓音唱這首歌了。另外,詞本上署名的"老鼠公司"很妙,在在讓我看見比較多"我所認識"的盧廣仲。

  聽完我繼續思考-盧廣仲希望自己是用怎樣的姿態進入台灣音樂圈?想著想著忽然覺得這樣精緻的安排雖然讓我覺得不夠熱情,但是或許適當很多,那也是種懇切和誠實吧,不過我還是認為這絕對不是盧廣仲最漂亮的表現,儘管如此,當我走出捷運站,空氣濕冷泛霧水,聽他唱句"Hey, I'm gonna go...",也還是讓我有股感動和微微的震盪。

  不過說回來這張單曲的確越聽越有味道,我相當期待他發專輯的那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