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五)

  F和他的另外一半大吵一架,他們分手了。於是F失戀了,但是有時候他又覺得自己好像正在談戀愛。

  對於F來說,戀愛幾乎是一種不可獲缺的狀態。F很需要人陪,需要隨時都可以找到一個等待他的人。我們甚至可以說F「只是」需要有人陪,但是更確切一點的話,F需要的是一種可以迅速而明確地被認知的方式。

  對F來說,「戀愛」意味著他自己不再需要透過各種職業、年齡、穿著的方式被辨識出來。只要當他的戀人在身邊,他們就維持著一種穩定的關聯(或者化學價的緊密結合),在這份關聯中,F不需要花任何力氣證明自己(當然他也曾經花過力氣,但如今他已經為自己完成了這份工作),他可以確知這份關聯中的自己就是自己。

  F太知道外在條件的重要了,他從來就覺得這是個唯物的世界,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就相信戀愛是F的唯物世界中的救贖真理,因為對F來說,他「只是」需要有人陪,而戀愛中的陪伴是最輕鬆的,或者說這種陪伴是比較好操控的。

  所以說F失戀了(在一場激烈的爭執中),他的這份關聯與價的結合破碎了。當我們說這是一種「化學價的結合」的時候,這意味著這份結合是一種被估量後的打算,而這無疑地是一種權力計算後的共議。愛情終究不是F的救贖真理,所以當愛情關係破碎的時候他的自身仍是完整的。破碎的只是這份關聯,F的自身並沒有破碎,只是F的權力價又重獲自由了。

  F重獲自由的權力價與自我使得他自己隱匿進一口暗穴,在那個暗穴中,他只需要窺探外面的世界,然後為自己尋找下一個對象,而在那個他所窺探的世界中的一切,連同他窺探的對象,一切都是物的。當他再次找到那個對象物的時候,他就從暗穴中走出來,為的是面對這個世界中所有的其他對象物。

  F已經準備好重新開始一段戀情(或者說他總是準備好了),他尋覓到自己的對象、獵物、商品。他伺機而動,在那個他隱身的洞口前,眼神閃爍著一點稍縱即逝的微光。

  我們可以想像F現在的情緒搖擺不定,如同所有曖昧不明的戀人們一般若即若離、患得患失。F並不是超脫於這個物質世界的存在,即便他清楚地知道這一切物質規律的乏味,但如果他真的有那麼點玩世不恭,那也只在於他意識到自己身處的世界是怎麼個樣子,以及他意識到自己如何無可逃避地置身其中。他的位置就是那口暗穴的邊際,不明不暗地如同所有戀人一般疑惑與焦躁。

  F很清楚,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是可愛的,他喜歡這份工作的起頭,他喜歡打造這份連結樣貌的前置作業。他眼裡的微光,在那個昏暗不明的洞口邊際是最清晰的。

1 則留言:

  1. (我覺得)你受昆德拉影響好大啊...但我愈來愈喜歡你寫的東西了(不過同時也是可怕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