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Nobert Elias《什麼是社會學?》:導論、第一章、第二章

  以一個基本、必要且重大的問題:「什麼是社會學?」作為提問,Elias以其獨特的論述作為切入點,試圖闡釋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使其可以自我確立的特質,以及使其成為必要的關懷與責任何在。Elias擺脫了僵化的名詞,而改以一種流動的社會關聯為切入點,以理解現代社會生活和現代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同時反思在現代社會的理性世界觀中,科學作為一種抽象的思考模式、邏輯辯證,如何解構了前期社會並建構現代社會。而社會學作為一種科學學門,又該抱著怎樣的眼光與關懷,好讓人們的知識領域、世界的完整圖像,更具包容性以及可能。

  從導論到第一章、第二章,Elias很直接地進入許多抽象的哲學問題,而且這是一整套有脈絡的闡述。

  我們絕對無法說這是一段愉快的過程:當我們試圖理解人類—社會這個面向的相互交織關聯時。首先,我們必然得面對一種理所當然被打破時的惶然若失;最後,我們可能得正視在整個世界的功能性關聯中,我們看不見一個清晰的意圖以及終極的目標。然而,如同Elias所說,如此的「意義掏空」提供的卻是一種「堅實的理解」,也許那避免了「意義掏空」之間的重複過渡,以及人群的自我放逐。

  Elias從孔德的基本命題:一種觀察與理論互相交織的實證科學,為我們開啟了這一串脈絡的原點。而也是這個命題,使得社會學得以從思辨類型的哲學中分裂出來。接著,透過對象領域的本質區別,使社會學奠定了別於物理學、生物學的自主性。若是我們依循著孔德的分類,並將其視為一種世界的圖像:生物的、物理的、社會的,也就是有機的、無機的、社會的,而我們目前所認識的世界,也就是從這三個面向彼此交織而成的。這是一個得以利用來辨識世界的框架。

  在這個框架之中,依著時間的序列,孔德又為我們進行了一種認知過程的分類:神學的、形上學的、實證的。這是一種不可分割的過程,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前科學的與科學的認識形式彼此間是個連續的演變,而非兩種結論的互相拒斥。如此我們便可以理解,人們以其時代所有的知識存量,不斷建立模型(理論)以解釋他們所觀察(經驗)到的世界,而這不是一種觀察與理論之間絕對的先後順序關聯,是一種不斷互相積累的進程。

  接著Elias為我們敘述了孔德的一個重要的提問,一個關於某種價值觀的疑慮:思考形式和知識的關係。在這一串神學的、形上學的、實證的認知過程中,我們現今所停駐的實證的、科學的、理性的世界觀透過一種抽象的人格化演變,建立了一種似乎可以被不斷驗證的思考邏輯,也就是這種思考邏輯使得知識的存量增加,但其思考邏輯的形式本身卻不變。一種工具的、全包性利用的思考。然而這種永恆形式及不斷變化的內容在思想上的分離並無任何實際的研究根據。也就是理性的世界觀成為了一種神學的價值,一種絕對的規範以及界說,一種絕對的世界圖像。

  所以孔德才強調一種社會學的科學哲學的必要,因為哲學的科學哲學已經預設了一種虛構的說法,就是其任務在於確認何謂「科學的」,卻沒有正視到所謂「科學的」的本身就是一種先決、主觀的定義。而這種先決、主觀的定義,其矛盾在於:破除神學迷思的前提在於確立自然事件為一種非人格化的功能性關聯。然而在這個預設底下,我們並不能自我中心地確認在這些非人格化的存在中,人類群體是唯一的人格意識存在。但是若不如此否認這些人格化的意識使其成為盲目、無目的,則不能找出一套理性世界觀所企圖發現的通則,而沒有通則,理性世界觀之下的「有意義」就不存在。這是一種意義掏空與意義建構的相互矛盾。

  既然物理科學的邏輯辯證、實驗室中的控制變因與推理,並無法完全適用於人類複雜的社會生活(複雜的交織體),那我們就需要一種相對於物理科學的社會科學,以及一種相對於哲學科學哲學的社會學科學哲學。不然我們就無法在現今社會中,在人類自己建構的世界之中定位自己。

  如同Elias說的:「或早或晚,我們得更明確地去檢驗,究竟哪一種定位,科學的定位還是基於先行給出的社會信念之定位,對於闡明相對來說仍然無法看透的人類社會發展,對於控制相對來說仍然未受控制的人類社會發展,才是更有效的,更有希望成功的。」

6 則留言:

  1. 天哪!!孔德我認識耶

    我竟然會記得課本裡面的人物

    好嗨壓

    回覆刪除
  2. 我不認得裡又軒

    回覆刪除
  3. 你好,很榮幸可以在此閱讀到你的文章,
    你對於Elias的摘要相當的精確,幾篇社會學的文章,
    也讓我大飽眼福,身為社會學界的人,
    請問你就讀哪一所大學?

    回覆刪除
  4. 學長(沒弄錯的話)你好,我們有修同一堂課(又沒弄錯的話)。

    回覆刪除
  5. 居然在這裡遇到學弟,
    太好了!
    請問現在幾年級啊?
    我哪一堂課跟你一起修?
    以你現在的社會學素養,
    碩士班都不為過了,
    趕快以真面目示人吧!
    我好想知道你是誰?
    我們認識嗎?

    回覆刪除
  6. 我是社二B的,有在小張老師的社論看過你:)

    (我離研究所還相當遙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