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在貳樓,翻了翻「誠品好讀」,先是翻到一本談台客的,講到濁水溪公社和伍百,挺有趣。後來另一本講陳綺貞,大概是他出「華麗的冒險」那段時間的採訪,至於那是什麼時間其實我也不清楚。
我一向不很喜歡陳綺貞,我承認這是個有個性的歌手,在編曲上我也挺欣賞,很有味道,可是作為我心目中”漂浮夢幻女孩味”風格的始作俑者(至少算是集大成者),我一直對這個有才華有市場的歌手相當不諒解。
可是今天我才察覺這是必要的,在現今這個老化以至於漸死的世代,這種細小的情感--好像撿起路邊的小花、輕撫被踏平的野草一樣,微微溫溫的,多少為這個褪色的世代上了點虹彩。
就像克利斯朵夫在法國時才看見德國音樂的可愛,我才切身體會到若非有那樣強健的心靈和胃口,那本不該苛求這些貧瘠匱乏的人群,這樣漂浮卻富有溫情安慰的音樂對他們而言已經是種幸福和拯救了。
你是我第一個認識不很喜歡陳老師的朋友
回覆刪除就像我是你第一個認識唸中文系的朋友一樣
我覺得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