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又結束了。昨天找張家銘簽完選課單,碰到Louis和Kimi,聊聊天,走前我抱了Kimi一下—她要回香港了,再一個禮拜Louis也要回澳門了。
他們走了之後,我在郵局的吸煙區抽菸,這裡沒有任何人。學期初的時候這裡好多人,我還跟賀夷說「沒關係,再幾個禮拜就沒有人了」。期末的時候這裡又變得很多人,要抽菸來對抗唸書考試吧。然後到了今天,一瞬間一個人都沒了,人群的來去許多時候近乎魔幻。
(表弟這學期談戀愛了,單相思,前段時間愛得死去活來,但寫這些東西的當下他跟我說他要放棄了。人群的來去確實近乎魔幻。)
昨天我在吸煙區的時候,天色尚未全暗,眼光看出去可以看到臨溪路的天空色彩斑斕,有一種魔幻時光的氛圍。然後我回想一下張君玫的兩份期末報告,才驚覺這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但它結束得像這樣:它一點也不特別,如同每一個日子的結束;它一點也不魔幻,如同任何一片被你凝視的天色。而它的來去卻確實快速,快速得超越真實,如同每一個學期始末的人潮,如同每一段故事的起頭與終結。
然後我想起了卡爾維諾的魔幻與寫實、壯麗與質樸。然後我想起了《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篇章: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在馬爾泊克鎮外
從陡坡上斜倚下來
不怕風吹或暈眩
在逐漸累聚的陰影中往下望
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線路網中
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線路網中
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
環繞一空墓
什麼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
在馬爾泊克鎮外
從陡坡上斜倚下來
不怕風吹或暈眩
在逐漸累聚的陰影中往下望
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線路網中
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線路網中
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
環繞一空墓
什麼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
卡爾維諾的冬夜旅人在這個時間顯得既溫暖且傷感。然後這學期就結束了。
「喔,旅人往往只出現在開頭的幾頁,然後就不再被提起—因為他已經發揮了功能,這小說不是他的故事。」
「喔,旅人往往只出現在開頭的幾頁,然後就不再被提起—因為他已經發揮了功能,這小說不是他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