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8日 星期五

徐幼庭

  第一次看到這個女生是在淡水的某家咖啡廳,那家咖啡廳像是剛要起步的「海邊的卡夫卡」,挺寬敞的樓面,進門的右手邊是個吧台,店的底端設了兩個大音箱和一台鋼琴準備供人表演。

  那天晚上店裡只有我一個客人和老闆,其他都是老闆的朋友。台上的女生邊彈邊唱,老闆直問我:「怎樣!不錯吧!」

  那應該是去年年底,淡水正開始越來越冷。那女生穿了一件毛質的白色外套,軟綿綿的像是綿羊毛,感覺好像可以包裹她的全身成為一個同樣柔軟似綿羊的女孩。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女孩的眼睛,好媚的一雙鳳眼,媚得既嬌又傲。

  她開始唱了,除了兩個她的朋友之外沒有任何陣仗。吉他一刷,跟著流出來的是童稚般純淨甜嫩的嗓音。緊接著老闆就繼續問我:「怎樣!不錯吧不錯吧!」

  那天她唱了一兩首自己的歌,其他曲子都是陳綺貞或者黃小楨的。過完一個寒假之後咖啡廳關門大吉,我也再沒看過那個女生。

  後來因緣巧合這女生和我同班的朋友交往了,就這樣我也又見了一兩次女生的面。

  幾次的見面女生都帶把吉他,一夥人到了定點之後她就拿出吉他,隨性地彈唱。多數時候她都問我們要唱什麼她彈,似乎挺羞於開口唱自己寫的歌。最多的時候她還是唱陳綺貞,不然就是大夥哼一段流行歌之後她抓了和絃伴奏,有時候也彈一些演奏旋律,彈到一半大概會停下來懊惱說自己跟指板好不熟。

  近年來台灣出了個陳綺貞,出了個相較名氣稍小的黃小楨,然後今年我們又有了張懸。兩年前在某本音樂雜誌上看到一段話,上頭說台灣音樂圈正邁入樂團時代,當時我心想:「是啊,連元衛覺醒都儼然是個搖滾樂團,台灣的樂團時代豐富的勒。」

  然而,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這幾年台灣的女性音樂人,她們用的是遠比檯面上許多"樂團"更細膩而且更堅固的聲音在為台灣音樂做一番改造。

  陳綺貞絮叨、黃小楨慵懶、張懸吟唱,儘管我並非特別愛這樣的音樂類型,但是看見她們我都很高興,高興台灣能有這些乾淨純粹的聲音,那是從鎂光燈和化妝師和各樣包裝中跳出來的反璞歸真,那是回歸音樂核心價值的反動,只需要一把吉他一張口,多出來的不只是餘甚至是損。

  同樣的這些價值我可以在這個女生身上看到,她叫做徐幼庭,今天她發了她的第一張demo。

  如果你想在生活的穿流奔騰中找回一些小碎步,想要在五光十色中看見一點不經渲染的色彩,想要讓嘴角不自覺地輕微上揚,那你可以聽聽看徐幼庭,這裡你可以找到一份真誠的情感,細膩而堅固的。

1 則留言:

  1. 感动... 在马来西亚就没有这样多的发表地方了... 像我们搞乐团的更加困

    难... 原因相信也与台湾的情形类似吧? 这里较多的就是非摇滚. 导致摇滚的

    风滚不起了... 而且摇滚也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摇滚听众. 说来也惭愧, 因

    为马来西亚这里的华人不集中, 印象了人民所要的力量,加上多元种族,更让

    华人的地位不安定. 所以中文乐团要在马来西亚搞,一个字<难>... 原大家彼

    此学习吧...

    回覆刪除